綏化市公證處扎實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服務活動 |
來源:admin 2021/9/1 15:54:55 瀏覽次數:2448 次 |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精神,推進公證隊伍教育整頓建設,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綏化市公證處秉承服務為民的宗旨,推出了“我為群眾辦實事”十大便民利民舉措,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在公證辦理過程中遇到的難事。 一是為方便群眾辦事,深入推行“互聯網+公證”服務。綏化市公證處開通了線上辦理公證的服務模式。當事人可通過登錄“中國法律服務網”、“公證云”在線服務平臺、綏化市公證處官方網站和綏化市公證處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實行線上申請辦理公證業務。3月初以來綏化市公證處通過網站和微信公眾服務平臺為海倫市王女士等當事人辦理親屬關系、出生、戶口本、譯文與原文相符等各類公證事項8件。為當事人提供高效的便民服務。 二是深化落實“放管服”改革服務措施,擴大“最多跑一次”服務公證范圍。在原有80項“最多跑一次”公證事項的基礎上,增加了夫妻財產約定協議、撫養權變更協議、婚前財產約定協議、離婚協議、未婚聲明、疫苗證書、代辦戶口遷移委托、領取公積金委托、同意出行聲明、國外駕照換領等10項公證業務,將“最多跑一次”公證事項擴大到90項。年初以來共辦理“最多跑一次”公證案件300多件,提供免費公證法律咨詢500余人次,舉辦公益法律服務宣傳活動2場,辦理公證公益服務案件63件。 三是全面推行公證事項證明材料清單制,實行清單之外無證明的原則。我們將常見公證業務所需證明材料清單制成圖板并在辦證大廳向當事人進行公示,即便于當事人知曉,又便于當事人監督我們工作。
四是以“學黨史、辦實事、暖民心”為主題,開展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鄉村、進學校、進軍營公證法律服務“六進”活動。一是為辦好退役士兵申領補助費公證,主動到綏化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與領導商討補助金領取時的各項工作流程,幫助擬定協議書,指導如何辦理公證等具體事宜;二是為保障民營企業在銀行取得貸款,順利實現資金周轉,主動到民營企業所在地,為企業上門辦理公證事務,減少了企業人員來回奔波的麻煩和費用。 五是探索“零接觸”服務,開通視頻辦證新模式。在3月29日,綏化市公證處已開通視頻辦證系統,解決了遠在國外的當事人或因疫情影響無法到公證處辦理公證的當事人辦證難的問題。并在當天為遠在阿聯酋的當事人郭女士成功辦理委托書公證,解決了當事人著急取得房產證的心事。
六是延伸公證服務范圍,在綏化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設立公證服務窗口。綏化市區面積大,人口多,城區西部居民到公證處辦證路程較遠,為此我們在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設立便民服務窗口,為群眾解憂,幫助群眾就近就便辦理公證業務。 七是堅持人民至上的服務理念,為老年人殘疾人上門服務,解決弱勢群眾辦證難的問題。3月初以來,綏化市公證處公證人員到居民小區、農村村屯上門服務累計28次,到醫院上門服務3次。公證人員的熱情服務態度,贏得了老百姓的廣泛贊譽。 八是關注社會弱勢群體,實行援助制度。積極為殘疾人、農民工、老年人、婦女、未成年人、下崗職工等弱勢群體提供公益法律服務,在辦理公證時實行法律援助制度,減收公證費用,減輕當事人辦理公證的負擔。 九是樹立典型,發揮黨員公證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示范帶動作用。在各辦證服務窗口設立黨員先鋒崗,通過亮身份、掛牌服務等方式,提升公證服務的熱度和人民群眾的滿意度。 十是實行延時服務。對行動困難的殘疾人、老年人和在正常工作時間無法來公證處的當事人,實行延時服務,利用雙休日為他們辦理公證事務,及時滿足群眾的公證法律服務需求。3月初以來,綏化市公證處公證人員利用雙休日和節假日共為20多名當事人辦理公證事務近30余件,及時地為當事人發放公證書,滿足他們的實際需求。 自政法教育整頓開展以來,綏化市公證處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把黨史學習教育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著力在學黨史上下工夫,務思想上出硬招,辦實事上見實效,開新局上求突破,真正地為群眾辦實事、辦急事、辦難事,提高服務效能,推動各項公證工作落實落細落靠。 |